发布时间:2024-10-26
起床、赶早市买菜、为42岁的“小侄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成为江跃君多年来的生活轨迹,日复一日,从未改变。
江跃君是浏河镇复兴社区居民,1983年,他的哥哥因病去世,嫂子也另走他乡,失去音讯,留下了还不满周岁的侄子。“我们是一家人,当然要照顾他。”从此,江跃君就把侄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照顾,承担起了抚养他的义务,40多年如一日地为侄子撑起一个家。
照顾侄子,比照顾一般的孩子要更困难一点。一岁多的时候,侄子突然感染伤寒,那时候他的父亲已经重病在床,江跃君深夜借车,带着侄子去上海治疗。“当时医生就和我说,虽然命保住了,但是智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由于疾病导致的智力缺陷,江跃君的侄子从小就不善与人交流,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江跃君夫妻没有嫌弃侄子的疾病,反而对江峰更加贴心,同母亲一起悉心照料着他的日常生活。
江跃君曾是渔业公司的一名船员,工作时经常在外漂泊。“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通讯不发达,打个电话都很难。”但是江跃君一直惦念着家里,尤其是小侄子。打电话不方便,他就找公司帮忙,不时地寄一些信给家里,了解家人们的情况。有时间在家的时候,江跃君就会手把手地教侄子一些生活常识,让他慢慢学会独立生活。洗衣、梳头等这些对普通人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情,对侄子来说却很困难。但是江跃君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一遍遍耐心地教导,培养侄子的生活能力和习惯。“我们不可能一直陪在他身边,总有一天他要自己一个人生活的。”
在江跃君刚退休的那段时间里,母亲就去世了,照顾侄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而如今已年过六旬的江跃君,腿脚已远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他的妻子患上了帕金森病,腿脚也慢慢开始不大利索,同样需要他的照顾。江跃君说,侄子的家就在自己家后面一排,自己每天都会两家来回跑。照顾侄子最大的困难是沟通,侄子平常不喜欢说话,总是静静地看着电视中的动画片,或者一个人打游戏。为了让侄子学会照顾自己,江跃君鼓励他走出家门,带着他到菜市场学买菜。“一次不会就教两次,两次不会就教三次,总是能学会的。”拿菜、给钱、找零,简单的三个步骤,对于智力障碍人士来说却需要重复数十次、数百次才能理解和习得。江跃君耐心地教导侄子,直到他开始自己去菜市场买东西,虽然有时会忘记还有找零这一步,但这巨大的进步已经令江跃君感到欣慰。
多年来,江跃君默默照顾侄子不求回报,受到了周边居民的肯定。“叔叔对这个侄子真的很好,每天都去看望。江峰一直是开开心心的。”居民说,江峰生活上遇到困难,江跃君都是第一时间帮他解决,让他的生活过得顺顺利利。
40多年来,江跃君将侄子视为己出,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虽然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却用慈爱之心为侄子撑起了一片幸福的蓝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感染着身边的人,传递社区邻里间的温情,成为居民们的好榜样。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