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巷守护城市“大文明”


发布时间:2024-06-15


小巷“微更新”


打造城市“微客厅”


市井皆是温柔

弄堂藏匿浪漫

街巷是城市的脉络和血管

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见证了城市的历史


    近年来,城厢镇聚焦城市烟火气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背街小巷,注重功能与景致融合、“里子”与“面子”并重、文化与文明集聚,努力打造有新意、有品位、有颜值、有内涵的城市“微客厅”,在保住历史风貌、留住百姓烟火、创造安全环境中彰显人文关怀,在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的实践中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


奏响文明主题曲

打造“文明候学区”

01.jpg

    城厢镇学耕路位于居住区、学校区、商业区的综合地带,学耕路沿河绿化带,是南园路上3所学校家长候学集散空间。

02.png

 

03.jpg

   为了让家长接送孩子有景可看的同时,让等待更有温度,城厢镇东区社区,充分发挥传统编织特色,通过半年光阴,从收集毛线到指间缠绕,用一双双巧手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眼,在一个冬日的暖阳下集结了爱心编织志愿服务队的大朋友和太仓市第一中学的小朋友,通过一场“编织温暖 小巷‘添装’”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小巷大树穿上了编织的新衣,把文明理念送入城市角落,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凝聚奋进新力量

打造“理论大学堂”


04.jpg


    走进实小弄,“学习强国”主题街巷主题街巷让人耳目一新,墙上一列刷满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的“红色列车”十分醒目,还有“强国复兴有我”黑板报、“云上乡音”文创产品橱窗等特色模块。

05.jpg

06.jpg

07.jpg


    组建老中青三代10余名优秀宣讲员组建“强国街巷”宣讲队,开展“我读党报给你听”“长征路上的故事”等各类特色宣讲,以通俗化、接地气、有温度的宣教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08.jpg


    与实小弄转角的县府街上,出现了许多“树洞画”,根据树洞的大小和形状,选择不同的动物种类与造型,使之既有创意又能保持原来的形状和面貌。树洞美化的有益探索,让市民在沉浸学习的不经意间,平添许多欢乐。


唱好安全重头戏

打造“安全趣味巷”


09.jpg


    致和塘街区长约300米,临街区包含有住宅小区、沿街商铺、弇山园公园等,具有人流量集中、宣传辐射面广的天然优势。城厢镇紧抓“流量”密码,拓展消防宣传渠道,开辟消防宣传新阵地,建成全市首条消防主题街巷。

10.png


    一路走进去,可爱别致消防卡通模型、消防安全知识翻板游戏牌、消防安全知识墙等次第呈现,别具一番特色。沿街商铺也成了一个个宣传窗口,消防顺口溜就像一副副对联,贴挂在商铺门口的梁柱上。

11.png


    消防警示标语、电动车火灾危害、出租房(群租房)消防安全提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火灾自救逃生口诀、“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提示等消防安全知识遍布街头巷尾,将消防安全知识栩栩如生地传达给了广大过往市民。


寻常巷陌间

好去处提升幸福感

城市“微客厅”

小街巷扮靓新生活

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

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城厢镇致力于

对背街小巷“微更新”的积极探索

以“绣花”功夫推动街巷蝶变升级

让小街巷守护城市“大文明”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