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其养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目标,9月1日,娄东街道走进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进校园绿色习惯伴成长》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一、干货满满! 知识讲座启智润心
活动中,志愿者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了一场以“趣味”与“实用”为核心的垃圾分类主题讲座。讲座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紧紧围绕垃圾分类的意义、分类标准及实操方法展开讲解,有效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理解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整场讲座兼具知识性与互动性,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垃圾分类知识殿堂的桥梁。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全神贯注、踊跃发言,积极回应志愿者的提问,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这种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进一步促进了垃圾分类知识的内化吸收。
通过此次讲座,学生们不仅积累了必要的环保知识,更在思想上建立了分类意识,为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奠定基础。他们表示:自己一定会逐步成长为具有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的“环保小卫士”,为共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二、笑声不断!趣味游戏寓教于乐
为巩固知识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活动特别设置了多元化的趣味游戏环节,充分遵循“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融入游戏规则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内化。活动现场共设置了三大互动体验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挑战性于一体,参与者踊跃,气氛热烈。其中,“分类圈圈乐”考验认知与协作,学生需准确判断物品分类并完成投掷,在游戏中强化记忆;“分类转转乐”充满随机挑战,转盘指针停留之处,皆是知识的巩固与辨析;而“分类钓钓乐”则侧重于手眼协调与快速决策,学生需精准判断“鱼儿”的分类归属,并将其投放至正确的“垃圾桶”中。整个游戏过程欢声笑语不断,学生们在竞争中合作,在游戏中学习,展现出极高的参与度和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更让他们在愉悦的体验中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的乐趣与意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到“行”的顺利过渡。
本次活动不仅为开学季注入了绿色的生机,更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我们坚信,这颗种子将在校园中发芽,在家庭中蔓延,最终在社会中结出文明的果实。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谱写垃圾分类新乐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沙溪,为他们送上别样“升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