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4
浮桥镇牌楼社区党委坚持“共享互助”服务理念,紧紧围绕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聚焦家长里短事、拉近邻里互助情,通过阵地开放、资源共用、服务共享,构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圈。
阵地开放,随来随去共享吧
居民王先生是驿站的常客,“平时工作比较忙,这里就是我们周围邻居的休闲茶吧,周末聚在这里喝喝茶、看看书、带带娃,很方便。”
为了让居民周末有去处、交流有场所,社区以“红立方”党员驿站为平台开辟休闲吧台区,对辖区居民实行24小时开放制,居民可通过身份认证自由前往,约上亲朋好友,在茶盏间畅谈畅学。合理划分驿站空间,构建亲子阅读区,累计举办亲子活动65场,切实拉近亲子距离、增进家庭幸福。打造阶梯学习区,聚焦流动党员学习需求,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引导8名流动党员定时参加学习活动,确保流动不流学。常态化举办“幸福牌楼 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37场,居民借阅书籍达3000余人次。
资源共用,和谐邻里感情浓
“偶尔要修个家具之类的,需要螺丝刀等工具,单独买又不常用,不买又有需求,每次碰到这种状况,都很苦恼……”
为此,社区精心打造共享便民小屋,放置共享工具架,搜集周边闲置生活物品,如针线、工具钳、手电筒等工具,供居民随用随借,真正实现工具自由。打造信息共享栏,积极对接民政等条线,及时更新就业、便民、优惠福利等信息,为居民搭建获取资讯的便捷平台。邀请社区手艺人定期开展手工课堂,分享手工制作技巧,陈列展示手工艺品,并结合活动赠送给辖区儿童,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目前,共享小屋累计借出物品76件次,接待居民200余人次。
随用随借的“共享工具角”、定期更新的“共享信息栏”、备受欢迎的“共享手艺课”……共享小屋把居民的距离拉得更近。
服务共享,家门口的便民摊
“社区里经常设各类服务摊位,我们都很喜欢,也让小区里更热闹了。”居民有需求,党员来摆摊,小区内热闹非凡!
这便是社区定期开展便民集市的鲜活场景。社区组织退休医生、理发师等组建便民服务队,开设义诊、义剪等服务摊位,关爱居民身心健康,惠及居民1500余人次,邀请说书老师常驻摊位,切实丰富老年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吸引居民观看超7000余人次,让居民“足不出村”就能满足常规需求。推行“夏日送清凉”项目,在新能源充电站旁开设“冷饮摊位”,为网约车司机、外卖和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去夏日清凉,不断提升新业态群体的工作幸福感和社区融入感。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