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溪,探寻“一代舞魂”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4-1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溪

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脉绵长

孕育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

中国新舞蹈奠基人吴晓邦

就是其中之一

他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誉为“一代舞魂”


01.jpg

        吴晓邦(1906-1995年),太仓沙溪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实践者,舞蹈表演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是现当代中国舞坛公认的新舞蹈艺术的一代宗师。

02.png



        1906年12月18日,吴晓邦出生在江苏省太仓县沙溪镇的一个贫农家庭,未满周岁时被吴姓人家抱养,取名锦荣,后因其仰慕波兰音乐家肖邦而改名晓邦。


        他幼年生活在沙溪,沙溪古镇街河相依的风致,白墙黛瓦的情韵,刚柔相济的水乡文化基因,滋养了他的艺术品格。

03.jpg



        20世纪30年代,吴晓邦三次赴日留学,先后向师承德国表现派舞蹈体系的高田雅夫、江口隆哉和宫操子等著名舞蹈家学习芭蕾和现代舞。吴晓邦以舞蹈为载体,将舞蹈创作深深地根植于江南水乡的文化土壤,先后创作了《傀儡》《送葬》《小丑》《浦江之夜》《和平的憧憬》等许多现实主义的舞蹈。


04.jpg


《傀儡》演出剧照


05.jpg

《送葬曲》演出剧照


        他是第一个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等编排成舞蹈进行抗日宣传的舞蹈家,并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彰显了他“以舞警世”的家国情怀。


06.jpg


《十面埋伏》演出剧照


07.png

吴晓邦演出剧照《游击队员之歌》


        2021年,为生动展现吴晓邦舞蹈艺术精神与时代使命,助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沙溪镇推出原创舞蹈《一代舞魂》,以吴晓邦和他的舞蹈精神为原型创作,采用从吴晓邦舞蹈作品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独特的舞蹈艺术动作,通过刚劲明快的舞蹈形象塑造,较好地展现了吴晓邦作为一代舞魂,将舞蹈事业融于对民族新生的追求之中,“为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的舞蹈艺术理念,以及他爱国、爱乡、爱人民的火热情怀。该作品获得了第四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金奖、太仓市文学艺术“金月季奖”。


07.jpg


        吴晓邦故居位于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印刻了他早年生活的历史痕迹。1927年至1928年,吴晓邦回到家乡沙溪,在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任教时,跟随祖母在此居住。

08.png

09.jpg



吴晓邦故居


        吴晓邦故居占地600平方米,房屋面积300平方米。房屋外观为二层砖木结构,实则内部可分为四层,内有客厅、主卧室、储藏室、卫生间、用膳房、厨房等十二间。因这幢欧式建筑设计精美、工艺超群,是沙溪古镇上保留非常完整的洋楼建筑之一,故而被称作“小洋楼”,又因楼外墙一度被刷成白色,所以又名“小白楼”。


10.jpg

11.jpg



小白楼内景


         2000年,吴晓邦故居对外开放。现故居内陈列有吴晓邦先生各个时期的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按相关主题集中展示吴晓邦先生一生经历和艺术发展脉络,呈现了他对于中国新舞蹈艺术事业的贡献,成为舞蹈艺术爱好者寻根之地。沙溪古镇也将吴晓邦故居纳入“江南文化研学线”,馆内常设吴晓邦书法美术作品展及“舞蹈与乡土”主题展等,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2025年

正值吴晓邦先生诞辰119周年之际

2025“晓邦杯”全国舞蹈展演

暨太仓沙溪“5.1舞”晓邦舞蹈周活动

即将上演

时代的旋律、精彩的舞艺

将点燃吴晓邦

“为人民而舞,为人生而舞”的

精神炬火!



12.jpg


新闻多一点


        吴晓邦先生一生以舞言志、以舞警世,为人生而舞,矢志不渝。他坚持舞蹈教育、创作、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舞蹈后继者。作为吴晓邦先生的出生地和他的艺术精神原乡,沙溪的草木砖瓦、民风民俗,给予了吴晓邦先生最初始的情感慰藉和文化熏陶。而他“为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的艺术精神,也成为沙溪宝贵的文化遗产,感召着家乡一代代后人传承和弘扬。


        近年来,沙溪镇高度重视吴晓邦舞蹈艺术精神在本土的传承,建立起晓邦舞蹈团,在沙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晓邦舞蹈室”,举办从幼儿到中老年的各类舞蹈培训、竞赛、展演等活动等。沙溪镇于2003年被命名为“舞蹈之乡”。

 

        在吴晓邦先生倡导的新舞蹈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下,沙溪民间舞蹈艺术活动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中国娃》《伞花飞舞》《古镇乡情》《好日子》《欢乐中国年》《飞翔》《茉莉花》等沙溪群众自己创作的舞蹈节目,讴歌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赞美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提升了创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以舞蹈特色的语言、动作、造型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不仅如此,《沂蒙情》《心声》《传韵》等民间舞蹈团创作的作品,还获得了太仓市群众文化创作节目大赛舞蹈类创作奖、表演奖等奖项。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