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非遗技艺,“太”精彩!


发布时间:2025-08-26


当传统技艺遇上青春活力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期

太仓市广泛开展

“三进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5位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

走进太仓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开展“乡土匠心”非遗文化课堂

带领青少年触摸传统技艺温度

让非遗文化在他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绽放出别样的青春光彩

01.jpg


“纸上生花” 剪纸课里藏着千年巧思


        “剪刀大师”唐卫忠老师一出手,就让青少年们直呼“神奇”。作为剪刻纸传承人,他拥有20多年教学经验,开展过近千场社区公益课。剪纸课上,他通过现场演示折叠、镂空的剪纸基础技法,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开始手把手教导,逐步引导尝试复杂的纹样创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剪刻纸艺术的魅力,也让这门传统非遗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02.jpg

03.jpg



“木上琢梦” 木雕课解锁传统工艺密码


        红木雕刻非遗传承人陆加忠老师,带领青少年走进木雕的“立体世界”。他深入讲解木雕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脉络,在课堂上展示木雕福禄连绵《葫芦》等代表作品,精美的造型、细腻的纹路,直观展现了红木雕刻的魅力与巧思。随后还详细介绍了刻刀、凿子等各类木雕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从理论到赏析再到工具认知,让孩子们系统触摸木雕艺术的深厚底蕴,解锁传统工艺的“隐藏技能”。

04.png


“钩针传情” 编织课织出满满成就感


        在顾玉华老师的编织课上,一群青少年正专注地学习如何用钩针制作发夹底片。顾老师从最基础的起针讲起,一步步演示绕线固定、钩针挑线的手法,手把手调整握针姿势。随着一针一线的穿梭,整齐的短针渐渐成型,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堂编织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手工技巧,更让他们在钩针起伏间感受到了传统手作的魅力。

05.png


“变废为宝” 易拉罐画玩出创意新高度


        “原来易拉罐还能这么用!”民间艺术家奚常青老师的易拉罐画课,彻底颠覆了青少年对易拉罐的认知。在他灵巧的双手下,原本不起眼的易拉罐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课堂上,他耐心细致地教孩子们从基础的描拓图案开始,一步步学习刻划、裁剪、塑形,当手中的易拉罐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白菜、辣椒,孩子们惊喜不已,眼中充满着惊喜和对这门手艺的喜爱。

06.png


“一针一线” 皮具课缝出传统与质感


        来自浏河实践课堂“皮具创意社”的蒋风波老师则带着青少年体验了皮具制作的快乐,教孩子们亲手制作皮革书签。他从如何打孔到缝线技巧,每一步都细致演示、耐心讲解。孩子们握着工具学得有模有样,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渐渐地,一块块皮革在小手间蜕变成独一无二的书签。他们高举着作品互相展示,感受到了皮革在手中慢慢变成精致书签的成就感。

07.jpg

08.jpg


这一堂堂非遗技艺课

让遥远的乡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

在这里大家不仅学会了

实用的手工技艺

更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

太仓市将持续深耕

“三进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以更丰富的形式、更鲜活的内容

吸引更多人走近乡土文化

让千年技艺在时光里永远鲜活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