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近年来,浮桥镇牌楼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经济民生建设和生态宜居建设,促使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居民安居乐业。
一 坚持“常护常新”打好“环境牌” 以户带户扮靓文明家园
牌楼社区紧密结合拆迁安置小区特性,不断创新治理举措,擦亮文明成色,巩固创建成果。建立美化整体风貌,治理宅前屋后、公共区域乱堆乱放,清理路域、河道、农田环境乱景乱象的“一美、二治、三清”工作机制,“全覆盖、拉网式”进行定期检查,实现发现问题有人“发单”、整改过程有人“盯单”、整治成果有人“买单”的闭环作业,让“网格+整治提升”的工作模式在实际上发挥作用。
同时,依托“生态宜居积分制评比”中涌现出的一大批“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社区建立“抱团联动、区域包干”责任机制,组建“抱团整治小组”48组,营造户与户学着做、比着做、帮着做,组与组辐射联动、争先创优、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全域“一盘棋”、全员“一股劲”的整治态势持续向好,群众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增强,参与治理的能动性愈发高涨。
人居环境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为进一步激发居民的积极性,社区发布《家庭诚信积分卡》,通过细化量化积分板块,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评比办法,将无形的“乡风”转化成有价值的“文明”,变“单纯给予”为“正向激励”,以小卡片孕育大文明,让居民的文明行为有章可循。
二 践行“崇德崇善”打好“实践牌” 绘声绘影劲吹文明新风
牌楼社区紧贴社情民意,坚持有阵地、有计划、有制度、有队伍,品牌优、活动优、服务优、口碑优的“四有四优”实践理念,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上水平、见成效。社区持续优化“学习强国·阅享空间”“初心智慧学堂”“文明苑”等实践阵地功能,充分把握文明实践阵地“精神粮仓”“文明蓄水池”的精准定位,创新打造一本书、一堂课、一台戏、一个展、一场集的“五个一”实践课程,广泛开展阅读活动、道德讲堂、惠民演出、好人评选、睦邻市集等接地气、聚人气、有灵气的文明实践活动,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居民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区幸福文明的“美好画卷”。
同时,社区定期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评选,广树模范典型,传递好家风,传播正能量;不断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协商议事会等制度,将移风易俗、绿色环保、孝老爱亲、和谐友爱等文明观念纳入村规民约,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文明新风尚、科学新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 聚焦“一老一小”打好“民生牌” 互助共享增添文明内涵
牌楼社区唱响“你的需要,社区知道”服务“主旋律”,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所想、所需、所盼,充分立足群众需求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邻里和谐、老少皆宜的美好愿景。在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社区打造了家门口文化书场,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娱乐、交流的场所;开设邻里集市,以集为形,以市暖心,为老年人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送服务,把“文明大餐”搬到群众的家门口。
在助力青少年梦想扬帆起航方面,社区开办爱心暑托班,精心谋划定制式菜单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积极促成校社联动共育学生成长的合力格局,走进学校开展诗朗诵比赛、科普宣传、垃圾分类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社区建设共享小屋、爱心冰箱等互助共享点位,打造便民咨询、便利生活、获取福利的一站式便捷平台,营造邻里互帮互助的温馨局面,凝聚文明和谐的有生力量。
牌楼社区在文明村创建的道路上,外塑于形,内筑于魂,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行动,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孕育文明耕耘了肥沃的土壤,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生动的实践。
下一篇:精细化管理推进市容市貌有颜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