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丨以“心”焕“新”,移风易俗很周到


发布时间:2024-12-08


        移风易俗,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人心向善的内在驱动。沙溪镇半泾村聚焦移风易俗“一二三四”建设,即一个矩阵,两类人群,三种创新,四项周到,以“心”焕“新”,用周到力量筑牢移风易俗幸福港湾。


一个矩阵,扎稳移风易俗文明圈


        打造一个移风易俗幸福样板一直是半泾村惟实励新、精进臻善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半泾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儿童关爱之家、苏州市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学堂、FUN风小游园、空中庭院、农家书屋等阵地联动,构建移风易俗矩阵。

01.jpg


        每年开展“新风起沙溪 乡俗化民心”乡间婚纱秀、“移风易俗我来说”系列宣传、“微笑沙溪 幸福光影”年代摄影等特色移风易俗活动超30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册、宣传品上千套,将移风易俗“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模式从乡村舞台推广至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扎稳邻聚里移风易俗文明圈,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现象少了,村民卸下了经济和精神负担,成为移风易俗的最大受益者。

02.jpg


两类人群,蓄积移风易俗内生力


        “一老一小”两类群体是半泾村重点拓展的“朋友圈”,通过成立“泾彩巾帼”志愿服务队、“童心π”儿童观察团两支移风易俗主力队伍,提供个性化“长幼菜单”。

        移风易俗情景剧《吃讲茶》在半泾村百姓舞台及乡间巡回演出,用“乡音”和“土话”,抓住听众的“胃口”,涵育了优良民风;举办“朗朗书声在溪上 涓涓文明淌半泾”首届耕读文化节,镇村银行三联共建,推出了涵盖学习教育、科技科普、图书置换等“苏说溪声”阅读项目,通过校企阅读接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泾彩巾帼”志愿服务队与“童心π”儿童观察团“跨界”合作,通过宣传教育、专项治理等方式,除陋习、树新风,一提到移风易俗,村民总能点个赞。

03.png


三种创新,聚焦移风易俗幸福角


        半泾村解锁幸福密码,创新打造“茶食社”、“光影幸福站”和“小泾灵”儿童友好空间,将移风易俗融入百姓心坎里。


04.jpg


        村里的移风易俗力量通过半泾村“茶食社”平台,开展协商议事、矛盾调解、美村建设等志愿服务,鼓励村民群众从“为我做”转变为“我来做”,今年新吸纳7名志愿者加入移风易俗队伍,发挥“地熟、人熟、事熟”优势,推动移风易俗在“寻常百姓家”落地生花;婚纱小站分站——光影幸福站搭建怀旧场景,用镜头记录村民幸福瞬间,免费为金婚夫妻、10周岁成长礼、18周岁成人礼等提供摄影服务;“小泾灵”儿童友好空间领办成长教育、家风家教、孝老爱亲等项目,今年开展“迷你耕职空间站”、移风易俗进校园、“迷你小‘煮’厨 一起‘灶’起来”等系列活动超60场,用“微力量”带动移风易俗“微效应”。

05.jpg


四项周到,提升移风易俗满意感


        半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汇聚“义诊+康养+便民+积分”四项周到,结合移风易俗宣传,通过健康进村、健康进家、健康进企“三维”发力,定制“与你‘益’起 半泾上新啦”义诊服务,惠及人次超2000人;与沙溪人民医院提级合作,依托移风易俗矩阵以及各类活动,累计为辖区村民提供“乌梅饮4.0版”“降糖方”等新中式茶饮3000余份。

06.jpg


        发掘移风易俗摄影师、剪刀手等带头人,定期为村民提供拍照摄影、免费理发等便民服务;制定“蚂蚁公分袋”积分计划,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行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带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今年以来,累计整治私搭棚、乱堆放253处,开展“有害换有爱 有爱更泾彩”等积分兑换,累计兑换金额超1.5万元。

07.jpg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