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盲盒”到“主理人计划”,翱翔社区把青年需求玩明白了


发布时间:2025-06-29


夏至时节

在后浪人才街区

青年学子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

创作出别具一格的

铃兰造型夏至风铃


01.png

这场“‘铃’动夏至 竹韵编织”活动

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更是翱翔社区

聚力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区

推动社区发展与青年成长

“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


02.png



痛点巧变“成长盲盒”

“π空间”打造无限可能

        “考研党终于不用抢座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小张在“π空间”自习室感叹。这个由陆渡街道翱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的24小时共享空间,白天是静音自习区,夜晚变身书法、烘焙等兴趣课堂,精准回应了辖区3300余名青年“自习难、社交窄”的诉求。


03.png

随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等

高校相继落成

该区域逐渐成为

太仓“青年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如何以“青年友好”为导向

开展社区建设?

翱翔社区这样做


        通过发放400份问卷开展调研,将青年需求转化为“成长盲盒”,并建立起“需求收集-分类研判-精准响应”机制,推动校园周边从功能单一的传统区域,转变为充满活动的多元体验空间。


青年唱主角

从“参与者”到“主理人”


        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进程中,翱翔社区创新推出“政府搭台、青年唱戏”模式,启动“π计划”主理人招募活动,鼓励电竞达人、读书会组织者、手作匠人等青年群体,成为社群运营的“主角”。社区为每位主理人提供场地支持、物料补贴和宣传推广服务,还定期举办主理人沙龙,促进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优秀项目更有机会纳入社区“青春成果展”,形成“小众爱好-社群孵化-品牌培育”的成长链条。


04.png


在“去中心化”运营理念的驱动下

“π空间”搭建起青年成长新舞台

成功推动角色蜕变

从被动的服务接收者

成长为社区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青年主理人小陆,热心社群运营,他以文化传承为锚点,萌生“郑和主题桌游”的创意构想,并计划在空间内组织活动进行测试与优化。这种以游戏为载体的创新模式,不仅搭建起青年社交新场景,更让传统文化在趣味互动中焕发新生,让桌游成为联结文化根脉与青春活力的桥梁。


05.png


多方协同破难题

搭建“立体赋能”成长通道


在太仓这片中德合作的产业沃土上

翱翔社区创新构建

“政校企社”联动机制

为青年成长打造“立体化”培育体系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学生依托社区青春“π计划”,以旁听生身份参与由太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太仓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办,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TRT)、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太仓市中德总裁高级研修班。通过系统学习中德产业合作案例与企业管理知识,学生们接触到真实产业场景,逐步实现从“学生思维”到“创业视角”的认知转变。


06.png

        翱翔社区还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社团联合会、校外导师执委会,开展“科技赋能 向‘新’而行”Culture Citywalk活动。学生们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实地观察自动化产线运作,并与技术人员就“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产学研协同模式”等实际问题展开探讨,深化对产业发展的理解。


        翱翔社区还将持续开放共享空间,形成“线下实训+产业对接”的闭环服务,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搭建“立体赋能”通道。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