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丨学苑社区:用活“餐前一刻钟” 基层宣讲传党声


发布时间:2024-12-19


        学苑社区活用文明实践“餐前一刻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将“小餐桌”作为汇聚民心、传递知识的温馨场所,将理论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让“小餐桌”成为“理论学习大讲台”,成为社区探索文明实践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实践。


小餐桌微课堂


        首先,社区将“小餐桌”打造成主题鲜明的“微型课堂”。精选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表达能力强的社区志愿者和党员,担任“小餐桌讲师”。


01.jpg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理论热点,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与一系列主题相结合,如“党史故事里的餐桌记忆”、“法治生活从餐桌开始”等,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为居民们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餐桌讲座”。让理论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小餐桌微分享


        其次,社区利用“小餐桌”的聚餐时光,开展“餐前微分享”活动。鼓励居民在用餐前,围绕当下热点,分享自己的故事、见解或感悟。这种轻松愉快的分享方式,不仅让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在思想上得到滋养,实现了“餐桌即讲台,人人皆讲师”的愿景。

02.jpg


        为了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社区引入了“餐桌问答”环节。通过设置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居民思考、讨论,甚至辩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学习热情,还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小餐桌微翅膀


        此外,社区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餐桌”插上“互联网+”的微翅膀。通过建立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组织线上讨论,让“小餐桌”的学习成果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惠及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居民。


03.jpg


        通过微翅膀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通过学习环保知识,居民们自发组织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居民们更加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实践行动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也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理论学习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让“小餐桌”成为“理论学习大讲台”,是学苑社区在理论学习上的一次大胆创新。通过这一平台,社区让理论学习更加贴近居民生活、更加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