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文明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也是敬老助老最生动的注脚
荤素搭配!吃饱吃好!
一顿饭最低只要4元
陆渡“食”力宠老
每天中午,陆渡街道珠江社区的居民刘阿姨和丈夫张叔叔都会准时来到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老伙伴们一起共享午餐的快乐时光。“饭菜份量足、口味好,还能省去买菜烧饭的麻烦,特别开心!”刘阿姨笑着说道。
这一温馨场景
正是陆渡街道探索
“市场化+公益化”
老年助餐服务模式
守护老年群体
“舌尖上的幸福”的生动缩影
破解“助餐难”
社会餐饮企业成新力量
随着老龄化加剧
传统助餐模式
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陆渡街道积极引入
社会餐饮企业共建老年食堂
破解“缺人、缺资源”难题
2024年起,陆渡街道联合本地老牌企业陆渡宾馆打造六渡小馆老年食堂,并发掘本地老牌餐饮门店西遇记大食堂,建成全市首个纯民营老年食堂。2家企业为老年人提供8~12元的营养套餐,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我们专门为老人定制低糖低盐菜品,肉类炖煮软烂,时令蔬菜每天新鲜采购。”西遇记大食堂负责人孔维琼介绍。餐饮企业的加入,不仅拓宽了自身发展赛道,更让助餐服务更专业、可持续。
三级服务网络
15分钟吃上“暖心饭”
目前,陆渡街道已建成
老年食堂2处、助餐点9处
通过科学布点、补齐短板
形成“老年食堂+助餐点+送餐上门”
三级服务网络
覆盖全域的“15分钟助餐服务圈”
老年食堂可制餐、用餐
并辐射附近助餐点
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群体
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以珠江社区为例,日间照料中心日均接待50余名老人,60周岁及以上太仓户籍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居民、70周岁及以上陆渡户籍老年人,80周岁及以上太仓户籍老年人还可享受市、街道两级补贴,最低自付4元即可吃饱吃好。
覆盖全域、布局合理、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很好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
未来展望
让更多老人“食”有所依
下一步,陆渡街道
将持续优化运营机制
整合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
完善更加科学均衡的助餐网络
“老年助餐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我们将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幸福饭。”陆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灶台解放双手的老人,在餐桌找回了社交快乐;餐饮企业开辟新增量的同时,更收获了“社区好邻居”的美誉。
陆渡街道的实践证明
养老服务的“关键小事”
用市场化思维破局
完全能做成多方共赢的“幸福产业”
让老年群体“舌尖上的幸福”
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