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文明镇,移风易俗的N种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5-03-17


走在太仓的乡村

幸福感油然而生

平坦的柏油路直通村落

错落有致的农田映入眼帘

生动鲜活的文化墙绘出文明新风

接地气、聚人气的文艺表演扮靓生活

“乡风文明岗”“太风尚10条”...... 

让村民明理守约、互惠和谐

一幅幅和美文明的秀美农村新画卷

在太仓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今日起,文明太仓正式开启

“希望的田野”系列报道

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

一同走进城厢镇

探寻他们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精彩实践


01.jpg


01 “阵地+队伍”共建共育,涵养文明乡风


        楼道微光,点亮文明万家。以楼道为微阵地,打造“文明新风角”,共有156个楼道入选太仓市文明楼道,2个楼道入选苏州市级文明示范楼道。楼道内设有文明宣传角、图书漂流点、便民工具箱等,张贴文明标语、设置“文明积分榜”,还定期开展“文明集市”“旧物置换”等活动,楼道不仅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文明新风的“暖心驿站”。


        共享小站,汇聚邻里温情。为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践行节俭养德的文明新风尚,城厢镇胜泾社区根据太仓市“太风尚10条”新规要求,建立“泾”喜共享小站,提供品类丰富的婚俗用品共享服务,在载体中嵌入喜事新办的倡导,不断推动文明新风尚在乡土间流淌。

02.png



        队伍培育,传递文明力量。城厢镇组建了多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包括“Y起文明”社团、“文明帮帮团”等,他们深入社区、村组,通过宣讲、演出、帮扶等形式,将文明新风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城厢镇电站村还培育组建了“喜事帮”志愿服务队,他们提前掌握本村村民的婚嫁等动态信息,与村民签订承诺书,用贴心服务来鼓励和倡导每一个家庭转变思想观念,用健康文明的新方式替代旧习俗,树立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良好风尚。

03.jpg



02“约束+激励”双管齐下,共筑文明风尚


        村规有“约”,新风有“根”。积极引导各村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签订移风易俗倡议书,明确红白事费用参照标准,量化喜事新办、白事简办相关规定,并通过“红黑榜”进行监督。对遵守村规民约的家庭给予表彰,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劝导教育,让文明新风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落地生根。


        新风菜单,文明“点单”。为了让百姓有更多的“文明选择”,让农村家宴回归健康家常,城厢镇电站村通过村民投票评选,在喜事会所推出物美价廉、寓意美好且承载着风土人情的“移风易俗家宴十碗”A、B菜单,既烹出节俭新风味,又为夯实“人情负担少、办酒不铺张”的社会基础而助力。

05.jpg


        积分有“礼”,文明有“值”。城厢镇坚持以群众为导向,推行积分制管理,充分激发起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东林村制定小区管理的“十不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升级为“十美十要”,结合本村“文明365”制度积极引导、管理村民,设置考核积分卡,以“十美十要”为考核标准,每项10分,季度考核,给予积分奖励,以“微”激活小区治理,用“奖”鼓励村民自治。

06.png



03“线上+线下”同步驱动,弘扬文明新风


        舞台搭起来,新风唱起来。城厢镇以文艺演出为载体,将移风易俗融入舞台表演、走进百姓生活。把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思想融进节目,创作了包括独角戏《面子》《论孝道》、快板《文明新风》、戏曲联唱《移风易俗在城厢》等作品,用乡音乡情传递文明理念,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06.jpg



        活动办起来,新风润起来。城厢镇以活动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从“厉行节约”到“闲物新生”,从“垃圾减量 运动加量”的City Walk到“乡风文明会客厅”活动,城厢镇深入各村、各涉农社区每一条“毛细血管”年均举办移风易俗主题活动超300场,一系列活动让群众记得住、有感触、肯实践。

07.jpg

08.jpg


        镜头亮起来,新风传开来。巧用新媒体,以短视频、微视频等形式传播移风易俗理念。拍摄移风易俗宣传短片《找回红包的“初心”》,倡导大家利用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来对待红包,让红包也成为传播文明新风尚的使者。拍摄制作《村里来了金“归”婿》《“老丈人”回来了》等3集文明微短剧,讲述海外留学生走进乡村、扎根乡村,与乡村共同成长的故事,展示本地乡村文旅发展新动态和移风易俗新成果。

09.png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