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年后,我们仍在追随郑和的脚步


发布时间:2025-07-13


        620年前的今天,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目光如炬的航海家伫立在宝船船头,随着一声铿锵的“起锚”,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就此翻开——他,便是郑和。


01.jpg


今天

我们循着他船队的航迹探寻

那些镌刻在宝船帆影里的智慧

原来早已为现代文明写下了生动注脚


PART.01

他的宝船

是最早的“文明交流驿站”


        郑和下西洋,恰似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接力,而宝船,便是这场接力中最璀璨的“流动驿站”。每当船队抵达一处港湾,宝船巨大的身影便如一座移动的桥梁,架起与新世界沟通的通道。620年前,正是这些巍峨的宝船,载着精美的中国瓷器、华丽的丝绸驶向远方,也将东南亚的占城稻等带回故土。

02.jpg


        在宝船的见证下,郑和船队与当地人民友好互动、平等贸易,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四方,也吸纳着异域文明的养分。这一艘艘宝船,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生动诠释了开放包容的真谛。如今,这种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我们欣赏着世界各地的音乐电影,品尝着不同风味的美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既领略世界的丰富多样,也愈发珍视自身的文化根源。


        回望那些跨越山海的“知识交换”,不正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最佳印证?


PART.02

他的宝船

从太仓的港湾扬帆起航


        太仓与郑和的宝船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宝船扬帆的起点,是七下西洋壮举的出发地。

03.jpg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弘扬郑和文化的使命。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开放文化品牌,深挖宝船背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通过复刻郑和宝船,让人们得以近距离触摸那段航海史诗;通过推进相关重点项目、举办系列展览活动,让宝船的故事广为流传。太仓用行动证明,它不仅是宝船物理意义上的出发港,更是郑和精神与航海文明的重要传承地。


PART.03

他的宝船

载着和平的基因驶向未来


        郑和的宝船,从未携带过坚船利炮的掠夺野心,只满载着“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愿景。在那些波澜壮阔的航程中,宝船所到之处,皆是平等相待、友好往来,为沿途各国带去了安宁与机遇。


        这种流淌在宝船血脉中的和平基因,穿越六百多年时空,在今天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恰似新时代的“宝船”,架起了跨越山海的合作之桥,促进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各国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PART.04

宝船虽远

精神的帆影永在


        620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郑和的宝船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波涛中,但那些镌刻在船体上的智慧、包容与和平理念,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620年的海风,吹老了宝船的帆布,却吹不散那些温暖的文明故事。今天我们纪念郑和,不仅为他驾驭宝船劈波斩浪的勇气与智慧,更为他用七次航行证明——所谓“文明”,从来不是高挂在史书里的冰冷名词,而是流动在交流中的鲜活气息。

08.png


正如海报里那个笑意盈盈的卡通郑和

他的故事或许已经远去

但他传递的文明

永远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

生生不息

指引着我们继续扬帆远航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习分享,其乐无穷!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