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时事

苏州市实施“常青树”赋能计划推动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31


        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部署要求,出台《苏州市文明单位“常青树”赋能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市913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大力推进“文明实践”聚力行动、“行走课堂”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与文明实践工作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文明单位社会贡献度和整体影响力。


        一是突出机制化,有效提升内生动力。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定简洁、合理的评估管理体系,让文明单位有意愿、有动力参与文明实践。打造苏州市文明单位积分制动态管理系统,将文明实践工作要求融入动态管理体系的25条基础项指标和8条加分项指标,推动各单位以“一张图+一句话”的形式在管理系统记录文明实践等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记录17.08万次。实施“升降级”制度,在各单位自行上传工作动态、线上自评打分的基础上,由各县(市、区)文明办、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评分,每季度对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推动人社系统“吴地工匠”、苏州联通“联通小燕”等文明单位文明实践品牌与“苏州时代新人”等市级先进典型培育相衔接,充分激发各类文明单位工作主观能动性。

01.png

苏州市文明单位积分制动态管理平台


        二是突出项目化,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引导文明单位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策划设计具有引领性的实践项目。全国文明单位太仓海事局将长江太仓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打造成为集航海文化、水上安全教育、环境保护等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基地,把长江生态保护课堂开设到沿江各镇、村、社区,让长江大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省级文明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牵头成立“拥抱青春期”行动联盟,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基金,培育当地教师、司法人员组建103人的团队,深入校园、社区开展青少年保护防线宣讲,相关课程已在区初中学校实现全覆盖。搭建文明单位常态化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文明实践项目互学互鉴、提升质效。创新开展苏州市文明单位“行走课堂”现场观摩活动,每季度邀请文明单位参加实地考察和现场交流,分享推进文明实践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积聚深化文明实践的发展动能。

02.png

举办文明单位“行走课堂”交流活动


        三是突出融合化,有效挖掘生长潜力。一方面,鼓励全市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打造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阵地,把群众“请进来”。全国文明单位中亿丰集团从解决传统的工程宿舍单个生活区体量较小、配套服务设施简陋、公共服务保障缺乏问题入手,打造相城区“建匠之家”关爱建筑产业工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工友们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法律普及等一站式、菜单式服务,累计服务工友5万余人次,让工友们心有所托、心有所归。省级文明单位苏州广电总台依托偏远乡镇的闲置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东山站,用好广电主持人资源、少儿教育培训资源,举办亲子共读、中医药文化科普等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推动文明单位“走出去”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全市913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通过“文明实践 你我同行”结对共建,主动对接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基层群众需求。省级文明单位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结对运河沿岸的姑苏区新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运河整治成果展播、运河保护宣传、大运河遗产知识普及等“丹青运河”系列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全市112家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积极参与省“城乡结对 文明共建”活动,全国文明单位亨通集团先后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帮助泗阳县王集镇魏圩村打造多功能运动场、大型户外游乐设施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03.png

亲子共读文明实践活动


        苏州市积极推动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为文明单位培育单位文化、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引导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广泛关注、参与、支持文明实践,围绕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策划实施项目,立足资源禀赋开展工作,让文明实践架起文明单位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