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活”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


发布时间:2025-06-23


        如何让文明“接地气”、服务“全时段”、活动“有温度”?双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践行我市文明实践“三因制宜”模式,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扩面。


1 时段延展 打造全民可及的“文明实践新时空”


        通过周末常态化开放、夜间延时服务、节假日增加开放时间等措施,同步延长服务时长与丰富服务供给,让文明服务在各时段持续发挥作用。


        灵活开放阵地资源:机动灵活安排非工作时间、非工作日文明实践所开放时间,实现服务供给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延长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夜间活动精彩纷呈:“乐享福地 点亮星夜”夏季晚间文明实践活动、“星光课堂”等项目涵盖夜游、夜演、夜展、夜学等,吸引大量群众“组团式”参与,推动夜间文化场景多元化、年轻化。


        周末服务不断档:推出“周末不打烊”志愿服务,整合理论宣讲、公益讲堂、趣味手工等多类项目,对接市级资源开展“周末课堂”,打造“周末服务地图”全覆盖。


01.png


2 书香浸润 培育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阅读矩阵


        以“多彩阅读圈”阅读品牌为依托,将全民阅读深度融入文明实践体系,形成贯穿全年、覆盖全龄的阅读矩阵,构建“阅读+文明”双向赋能模式。


        主题阅读育新风:围绕“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策划“书单+导读+共读”全流程服务,通过经典诵读、家风分享等活动,让书香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媒介。


        跨界融合拓边界:创新“阅读+非遗”“阅读+科普”“阅读+艺术”等融合模式,在非遗体验中传承匠心,在科普讲座里播种科学梦想,打造“可看、可听、可感”的文明实践课堂。


        积分激励促长效:推出“阅读存折”成长计划,建立“阅读积分-文明实践-荣誉激励”闭环机制,将读书时长转化为“文明积分”,让阅读成为文明生活的“硬通货”。


02.png


3 群体分类 实现文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


        以细致服务回应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现实需求,探索更具温度、更有靶向的文明实践路径。


        聚焦老龄群体:开展“夕阳红阅读分享”“健康义诊”等多种服务活动,全面满足老年群体在健康与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


        回应青少年关切:围绕校园安全、心理健康、兴趣培养等主题开展“防火知识宣传”“未成年人治安防范知识科普”等活动,全方位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关爱特殊家庭群体: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等特殊群体,开设“课程式+陪护式+行业式”三合一公益暑托服务,缓解假期家长“看护难题”。


03.png


        接下来,双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更多创新的形式、更扎实的内容、更高效的机制,打造“人人可参与、时时可享受、处处有回应”的福地样本。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04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