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5
又是一年春耕时
浏河镇田间地头
一派繁忙景象
新农人们
驾驶着各类农用机械
在田野中来回穿梭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
拉开春耕序幕
除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近年来,浏河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科学储粮-绿色加工”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浏河镇实现了对农机装备、农田设施的远程精准控制。目前,已完成智能灌溉系统、育秧中心物联网信息化、大田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借助高精度传感器,能够精准测量土壤含水量,从而科学调整灌溉量,既避免了过度灌溉,也确保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当前,浏河镇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方面的持续探索已初见成效。据闸北村5个监测点的数据显示,水稻和小麦的机械收割损失率均低于1%,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半喂入机收方式损失率≤2.5%和全喂入机收方式损失率≤3.5%的标准。
走进祥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粮库,科技储粮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作为浏河镇粮食仓储的核心基地,祥江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两个总容量高达800吨的囤粮仓。粮仓采用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虫防霉技术,有效减少了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自然损耗和品质下降,确保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随着最后一批柴油烘干设备完成改造,到去年年底,浏河镇已实现清洁能源烘干全覆盖。以市祥江烘干中心为例,年处理6500吨粮食的运营数据显示:单吨烘干成本由160元降至100元,小麦和水稻两季烘干总成本节约40万元,热源成本降低了38%,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浏河镇通过智慧农业的深入实践
不仅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还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